[70周年校庆专题]毛赣华:忆母校
初中毕业以后,我选择了走共大道路,学习林学技术,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尽管在日后的工作中我还接受了大学普通班教育、党校本科教育、师范硕士课程班教育,但永远不会忘记职业教育是我的起点。这一选择,林业竟成了我一生从事的职业我感到自豪,我感激母校
我于1972年底毕业于油山共大林学科。1973年2月起在学校黄坑口林场当工人。1973年9月学校推荐考入江西共大总校大学普通班,就读于林学系。大学毕业后先是在母校从事了20年的林业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后在林业厅从事了20年的林业行政管理工作,在林业系统整整工作的40年,我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林业事业,这也是我对母校最真诚的回报.
光阴似箭,转眼从母校毕业就五十周年了,在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是:
学校在艰苦环境里铸就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像熊自觉、陈任官、肖达伟、万仁良、汪忠诚、赖华金、胡宏权等一批教师,他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即使生活在极其艰苦的山区,也能始终保持一种勤勉敬业、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的平静心态。他们经历了劳动的考验,经历了文革的磨难经历了子女上学难的艰辛,始终奉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生如子的师德教风。这些优秀品质对我的职业生涯产生了积极影响.
教师对职业教育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坚持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专业教学与专业生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基本能掌握测量绘图技术、森林调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采种育苗技术、造林与营林技术、森林防火技术以等,真正使学生学有所获,毕业后能胜任林场、林站等林业基层单位的技术员工作。
班主任对学生管理严格。我的班主任是肖达伟老师,当时林学科有六个学员排,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早操点名,军体训练,有严格的请销假制度:班级间开展篮球赛、出板报、歌咏等活动都有评比制度;学生必须在教室里上早晚自习,任课老师常下班辅导;班会或团组织活动会传达文件、唱革命歌曲、开展斗私批修和谈心活动等,班主任对这些都执行的特别认真。
学生实行半工半读。林学科设在黄坑口林场场科合一,所以学生承担的劳动多为林业生产项目,如造林抚育、采运木竹、木材加工、采制茶叶、烧干燥房且实行定额管理;还有一些强度轻-点的劳动项目,如有放羊、帮厨、赶集挑菜、管菜地、搞卫生等。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仅有十五六的学生要承担起成人才能做的劳动项目实在不易,磨炼了学生的意志
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林场座落在山沟沟里,300多名学生生活在这里真的很拥挤;校舍十分简陋,住人最多的一间宿舍住了四个班的男生(170余人),挂上蚊帐、凉晒衣服后整个宿舍黑压压的一片,学生戏称该宿舍为“威虎厅”;食堂菜品单调,常吃萝卜干、海带等干菜,吃素菜多吃荤菜少,由于油水不足学生总感觉吃不饱,因营养不良许多学生得浮肿病;林场车间生产三班倒,机器轰鸣噪音大,粉尘多,要不是劳动累了真的很难入睡;卫生条件差,宿舍里蚊子臭虫不堪忍受,特别是共用洗澡桶,皮肤病互相传染,苦不堪言,岁月难忘 !
现在,母校已从半工半读改制为全日制、从农村搬到了城市、从中等专业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从省级示范学校进级为国家骨干学校、办学规模达到了万人以上。这些跨越式的发展,得益于历任领导的坚强决心,得益于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得益于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得益于广大校友的支持,得益于艰苦奋斗、勤俭办事、特色办学的油山精神。
今年是学校建校七十周年,在此衷心祝愿母校繁荣昌盛!
(作者系省林业厅原副巡视员、72届校友毛赣华)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