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李涵
传红色基因,绘学前风采
李涵,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2001 年 7 月生,赣州寻乌人。在校期间专业及综测总成绩均多次位列班级第一,获 2020-2021 学年国家奖学金、2019-2020 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六个国家奖项和二十余个省、市、校级奖项,在实践奋斗之路上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追寻红色记忆,点燃红色初心初到环院,正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校园里到处都充满了庆祝的气息。随后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她发现老师们经常把红色元素融到课程中,美术老师用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给她们讲述四星望月、围屋、浮桥来历的故事,那时她脑海中便一笔一划构勒出毛泽东率红四军来到江西兴国县的场景,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智慧。声乐老师带领她们在歌声中领略祖国好风光,在《春天的故事》里看小平爷爷的改革创新,在《我的祖国》中看祖国的壮丽山河,在《我和你》中看世界人民命运的休戚与共,就是在课堂的潜移默化中她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红色种子——入党。为此,她积极地去参加学校的各种比赛,在老师的帮助下,作品《以大美之义传红色基因——美育视域下高校红色基因传承的调研与实践研究》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红色专项二等奖和江西省一等奖,美术作品《桥魂》获国家三等奖、书法作品《反对本本主义选抄》《求是》获全国优秀奖,舞蹈作品《落水天》、童话剧作品《麦田里的故事》在学校立雪杯技能竞赛中也获得不错的成绩。
播撒红色种子,筑梦红色童年
作为一名学前教育的学习者,她深切地知道,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3 至 6 岁是人思想文化渗透、身体发育、性格习惯、自理能力培养的基础奠定关键期,而幼儿园的教育是人的启蒙教育,是一生最重要的教育。老师带领她们通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机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用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形式传播红色文化,让这些年纪幼小的孩子从小就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让他们从小接受党史学习教育。她们带领着南康区的孩子从儿歌《我们的祖国真大》了解祖国的幅员辽阔,热爱自己的祖国;从《袁隆平爷爷》的故事中引导孩子以为国为人民做贡献的人为榜样,追这样的星,做这样的人;用讲述剪纸作品《长征之路》、皮影戏《望夫石》,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不仅如此,她还利用暑假闲余时间,参加家乡的返家乡活动,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教给学前班的学生。她想在人生成长初级阶段的白纸上用这些故事来凸显中华民族的红色文化和爱国文化的色彩,用小朋友易听懂、喜欢听的方式将红色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娃娃播下红色种子,传承红色血脉,培育爱党爱国情怀。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青春力量
用自己的方式将“党史”生动地阐述,让“红色精神”深入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那一幅幅独具特色的红色剪纸,那一段段生动感人的红色舞蹈,那一首首慷慨激昂的红色歌曲,承载了革命先辈们的初心使命,阐释了党的百年历史,将四史革命精神和红色初心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作为环院学子,应该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学党史、强信念,回顾历史,应该不忘先辈们的付出,让他们的光辉形象将一直在我们心中闪耀。在这么多次的红色文化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了她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而她也通过了党组织的考察,成为一名预备党员,这让她更加深切感受党和人民的伟大,更加坚定了要成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决心。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她希望自己要更加勇担使命,不畏艰辛、砥砺前行,也希望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进入高校,像她的老师那样,去培养更多身上流着滚烫红色血液的学前教育学习者,让更多的孩子有吸取红色资源的能力,为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 | 彭杰
编辑 |彭杰
初审 | 刘李梅
复审 | 曾慧
终审 | 罗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