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高校艺术教育是使学生提高文化艺术素养、树立正确审美观念、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我院艺术教育中心2017-2018年度遵照《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5〕1号),在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开设艺术类选修课,积极开展各项校内艺术教育活动,取得了积极的反响,在校园内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氛围。
一、工作总体情况
(一)学院重视,保障落实到位
两年来,学院配备艺术教育专项资金超过五十万元,用于艺术团的建设、日常训练、作品创作、设备购买、演出比赛、观摩学习等。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新建艺术教育中心场地,包括乐队排练厅、舞蹈房、钢琴房、办公室等,保障学生的练习需求,积极传递艺术的内涵与精神,并聘请了校内外专家教授进行兼职授课和艺术教育中心管理工作。
(二)加强管理,规范工作制度
为了更好地做好艺术教育工作,学院艺术教育中心先后前往赣南师范大学、赣州艺术剧院、赣州艺术研究所等单位,就艺术教育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学习工作模式和流程。为了更好的管理大学生艺术团,艺术教育中心拟定了《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章程》,对大学生艺术团的组织机构、人事管理、纪律管理、成绩考评及奖惩、硬件管理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制度。制定艺术团期满离团成员的学分认定办法,包括艺术实践、艺体选修课学分的认定等。成立艺术团办公室,负责相应的艺术团日常管理工作。
(三)固本强基,教育惠及全体
1.搭建学习实践平台,全方位普及艺术教育。
丰富选修课的形式和内容。按照《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十三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我中心开设了丰富的艺术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学习。聘请专业教师教授更多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艺术选修课,让更多的学生接触艺术、走近艺术。艺术教育中心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音乐选修课,并从交叉学科角度设计通识核心课程。预计在2018年起面向全校学生实施。通过听赏实践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美的感受,从开设至今一直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欢迎。目前我中心共开设惠及全校艺术类课程三门
序号 |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开课单位 | 学分 |
1 | 通识课 | 合唱艺术 | 艺术教育中心 | 2 |
2 | 通识课 | 舞蹈艺术 | 艺术教育中心 | 2 |
3 | 通识课 | 古典音乐 | 艺术教育中心 | 2 |
4 | 通识课 | 赣南采茶戏欣赏 | 艺术教育中心 | 2 |
1.艺术教师配备情况
为进一步提高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校艺术教育中心不断加强艺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提高艺术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目前,我中心专任教师5人,兼职教师10人。
支持艺术类团队发展。学院现有的七个艺术类团队涉及舞蹈、音乐、歌唱、戏剧等各艺术领域。每学期通过自行申报的方式为各支队伍配备一定的资金,供其进行作品创作、队员培养等。通过各类文艺演出等集中展示团队的文化活动成果,为学生搭建一个全方位的艺术舞台,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
开展惠及全体的艺术活动。建设班、院、校三层组织架构开展艺术活动选拔,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发掘自身对艺术的兴趣和追求。每年参与举办校内外各类文艺汇演,包括迎新晚会、新年晚会以及学部学院的活动。
引进校外资源拓展艺术教育范围。积极与相关艺术专业团体或个人联系,进行广泛的艺术交流,开办艺术讲座、艺术体验等活动,对接“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在最大程度上做到艺术教育的普及性,让艺术欣赏成为每个学生的大学“必修课”。
如主办的艺术类讲座包括:黄娟主讲的合唱与指挥培训;欧阳剑主讲的赣南采茶戏历史文化与种类研究;王晓燕主讲的艺术形象和舞台妆容形象研究;宋萍主讲的舞蹈艺术研究等。
如引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赣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吉安职业技术学院舞剧《井冈井冈》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等。
2.加强大学生艺术团建设
加强大学生艺术团的日常训练。校艺术教育中心下设大学生艺术团,在原有的舞蹈队、民乐队、西洋乐队、大合唱队、戏剧队基础上,又增加了小合唱队、拉丁舞队,共7个艺术团体,将学院内有艺术特长和爱好艺术的学生组织起来,为每个队聘请1-2名专职兼职教师对大学生艺术团的各个艺术团体进行艺术指导,保证每周2-3小时的常规训练及更多时间的自主练习,着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表演水平,每个艺术团体每年完成200小时的训练任务。
注重训练成果的集中展示。每学年,每个专业团体至少组织开展一场专场汇报演出,让全校同学共享艺术集中教育的成果,丰富校园文化,在繁荣艺术氛围的工作中,营造校园高雅艺术氛围。近年来,校艺术教育中心在校内举办了“2017新年晚会”、“迎新晚会”、“社团文化艺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各类专场演出,并在五四歌会、毕业典礼上献演。
鼓励艺术团原创作品的培育。原创作品是艺术的灵魂,在常规训练多为经典作品的基础上,鼓励师生进行贴近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作品原创,带动校园原创精神的崛起和传播。
二、工作效果和思考
1.以学生成才为本,加强了艺术教育的实效性。
接受艺术的教育和熏陶是每一个青年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成才需要,艺术教育中心针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广泛地设计开展了一系列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身感受的艺术活动,使艺术教育没有脱离学生的校园生活,反而与他们息息相关起来,在每个学生的艺术实践中渗透艺术教育,真正加强了艺术教育的效果。
2.注重学生参与,提升了艺术教育的惠及率。
艺术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更不是个别教育,而应该是惠及全体的教育。近两年,我院重视学生对于艺术活动的参与程度,精心设计了学生参与度高、惠及面广的活动形式,使得在校大一、大二全体同学都能够有机会参与艺术展演活动,大大提升了艺术教育的普及程度,为每一位热爱艺术的同学搭建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展示平台。
3.融入时代特征,引领了校园艺术风尚
我院在艺术教育工作中注重融入了时代特征,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90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引领了校园文化艺术的新风尚,进一步改善了理工科类大学的艺术氛围,激发了同学们的艺术热情和艺术兴趣,更好地推动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