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详细内容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赣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知识问答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08-03 09:53:23 浏览次数: 【字体:

(一)什么是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在市域范围内形成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乡一体、稳定健康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且各项建设指标达到规定标准并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授牌的城市。

(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宗旨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三) 什么是城市森林

城市森林是指在市域范围内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及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

(四) 我市创森四大体系

森林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森林支撑保障体系。

(五) 我市创森十大工程

1、宜居城乡绿化工程;

2、生态廊道绿化工程;

3、森林质量提升工程;

4、生态修复工程;

5、林业资源保护工程;

6、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工程;

7、林业惠民产业工程;

8、森林旅游产业工程;

9、森林文化建设工程;

10、基层、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六)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明确规定了国家森林城市必须达到的条件有

国家森林城市主要评价指标有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平方米以上,全市道路绿化率达80%以上,城区街道的树冠覆盖率达25%以上,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0%以上,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应达到90%以上以及森林健康、森林保护、林业经济、生态文化、森林管理等内容。

(七) 国家森林城市怎么评审

由国家林业局派出专家组进行评审,在一年一度的森林城市论坛上颁发授牌。此外国家林业局对国家森林城市进行动态考核,在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3年后组织专家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将提出警告,5年后复查仍不合格,取消其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八) 我们广大市民应怎样积极参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1、积极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森林拥抱城市”的建设理念,共同树立“爱绿、护绿、植绿、兴绿”的绿化意识,强化生态文明观和低碳生活观,增强参与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积极宣传林业法规和创森知识,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共同关心城市生态环境变化和城市绿化品质提升,共同宣传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共同营造“人人关爱绿化、人人参与创森”的良好氛围。

3、城市是我家,创森靠大家,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从今天做起,从本职做起,以主人翁的姿态踊跃投身创建活动,履行植树义务、参与家园绿化,多栽一棵树、多养一盆花、多种一片草、多洒一滴水,绿化我们的环境、美化我们的生活,用实际行动为“创森”增绿添绿。

4、严格遵守森林法律法规,关心爱护城市绿化,自觉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不践踏绿地草坪,不攀摘树枝花朵,不侵占绿地林地,坚决制止破坏绿化的不法行为,自觉维护和巩固已建成绿化成果,确保绿一片、活一片、成一片。

(九) 森林城市与园林城市有哪些区别

第一,审批机关不同。园林城市由国家建设部批准、授牌。而森林城市则是由国家绿化委和国家林业局共同批准、授牌。相比而言,审批级别更高;  

第二,覆盖范围不同。园林城市立足点在主城区。而森林城市则放眼全市城乡,重在实现 “城乡一体化”。很显然,覆盖范围更广;  

第三,建设内容不同。园林城市的建设,主要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手段,实现城市环境园林化。而森林城市的建设,则是通过贴近自然的措施,实现城乡环境生态化。相应来说,内容更多,难度更大。正因如此,“国家森林城市”是我国对一个城市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最高评价,是最具权威性、最能反映一个城市生态建设整体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 

 (十) 为什么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森林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城市森林建设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体现,其目的是以城市为载体,以森林植被为主体,以城市绿化、美化和生态化为手段,实现森林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快城市生态化进程,促进城市、城市居民及自然环境间的和谐共存,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彰显城市特色,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十一) 我市的市树、市花

根据广大市民投票结果,拟选榕树为市树、杜鹃花为市花, 2015年6月25日《赣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确定赣州市“市树市花”的决定》,通过确定榕树为市树,杜鹃花(映山红)为市花。

(十二) 我国,多少年以上树龄的树木,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数木被认定为古树名木

据我国相关规定,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古树名木的分级:古树分为国家一、二、三级。

(十三) 我市的创森口号

构筑南方屏障  建设生态赣州

(十四)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是什么意思

保持近自然状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居相依、林村相依、林田相依;具有浓郁鲜明的城市地方特色;具备开放互动的管理模式;节水、节力、节财。

城市、园林、森林三者融合;

市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

乔木、灌木、草本三头并举;

路网、林网、水网三网合一;

生态林、产业林、文化林三林共建;

“创森”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水平,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十五) 我市创森具有资源优势是什么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有着“红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生态家园、稀土王国、世界钨都和世界橙乡”等美誉。现辖3区1市14县。是江西区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设区市。赣州是我国18个重点集体林区之一,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全市林业用地面积4595.6万亩,占全省林地面积的28%;森林覆盖率76.2%,名列全省第一,在全国设区市中名列第九;已建立国家级林业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9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2个。我市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优势。

(十六)  世界森林日是哪天

1971年第七届世界森林大会决定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森林日。

(十七)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实施办法》是哪年颁布的

1982年2月27日国务院颁布实施。

(十八)我国植树节是多少号和它的由来

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根据国务院提议,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十九)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由来

1981年夏天,四川、陕西等地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水灾。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倡议,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决议指出,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它绿化任务。决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人人动手,每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1982年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

(二十) 承担义务植树任务的适龄公民有什么规定

1982年2月27日,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男11岁至60岁,女11岁至55岁,丧失劳动能力者外,均应承担义务植树任务。

(二十一)、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什么

海洋、森林、湿地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

(二十二) 森林能给人带来什么好处

1、森林能释放氧气,增加空气负离子;

2、森林能吸收二氧化碳,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3、森林能增加地下水储量,清洁水源;

4、森林能降粉尘,降低城市噪音;

5、森林能消减病菌和有毒气体;

6、森林能提供休闲场地,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

(二十三) 植树小常识

1、选择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树种,做到适地适树。

2、沿树向下垂直挖掘,要保持上下垂直,大小一致,树坑容积要大于树根球大小,以保证树木根系舒展。

3、清理回填土中的石块和垃圾,将树苗放入已挖好的树坑中,扶正、填土,在填埋一半土后,把树苗微向上提一下,这样可以保证树根全部朝下,还要不断把土踩实,不要让土中留有空气。

4、一般在新植树木后,土壤不会被踩得特别结实,为此应在树干的周围适当再多加一部分土,避免浇水时树穴形成一个大水坑。栽植完毕后,在树周围用土培成一圈圆形土坝,以便于浇水、蓄水。

5、栽植后立即给树木浇透水,在树根部位缓缓将水倒入,直到水从土面满溢。充分的浇水才能保证树苗成活。

(二十四) 植物与减排有什么关系

树木在其生长过程中能够逐步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具有固炭功能。据研究,森林中每生长一立方米的木材,需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树木在制氧固炭,减缓温室效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十五) 你我的手上可以“长”出森林

如果13亿国人每人每天少用一双一次性木筷,一张白纸、一张贺卡,使用再生纸做的名片,尽量使每一张废纸得到回收利用,全国由此节约的木材资源,加起来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相当于少砍伐了或者相当于增加了许多森林资源。聚沙成塔,在你我的手中,完全可以长出一片森林。

(二十六)什么是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是指经行政区域为单位森林面积与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

(二十七)什么是绿化覆盖率

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

(二十八) 什么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城市常住人口每人拥有的公共绿地面积。

(二十九) 什么是林木绿化率

衡量一个行政区域林木绿化状况的经济技术指标,它是有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包括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它灌木林面积)、农田林网以及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等)林木的覆盖面积之和占土地总面积百分比。

(三十) 什么是树冠覆盖率

区域内树冠面积之和与区域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