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夏日青春行】 “新鲁班”实践队赴叶坪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
【编者按】情有所归,方能心有所寄,身有所往。我们是新时代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我们的神州沃土孕育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见证了百年峥嵘岁月。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到来之际,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2年我校团委将继续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让我们以实践行动助力“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把知识转化为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让我们一起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三下乡的旅程里传承红色文化,雕刻红色记忆,存留红色基因;让青春的朝气在赣鄱大地上意气飞扬。
新时代青年敢作为、勇担当,今天的【“乡”约夏日青春行】专栏聚焦我校家具学院“新鲁班”社会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6月28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家具学院 “新鲁班”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镇——瑞金市叶坪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实践活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本次活动由我校家具学院团学干事赖水秀、专职辅导员钟梦婷带队。
重走红色旧址,溯红色记忆
团队来到瑞金市叶坪镇共和国摇篮景区,通过重走“一苏大”旧址、毛泽东同志故居、红军烈士纪念亭、红军检阅台、红军烈士纪念塔、公略亭、博生堡等23处革命旧址、纪念建筑物,听取当地老红军讲红色故事,追溯红色记忆。同时,实践队还在叶坪镇新院村、腰布村开展了乡村振兴调研,了解当地脱贫产业,感受老区发展速度。
慰问老党员,承红色精神
随后,团队走访了新院村5名“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在慰问的同时聆听他们口中接地气的党史故事,感悟他们的初心。该村78岁的老党员谢某金同志至今已有57年党龄,在乡村基层小学从教42年,几十年如一日,爱生如子,他说:“教育事业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青年人的成长对我们国家来说很重要。退休后我也尽量把我的小家经营好,把我的子孙后代培养好,于细微处奉献祖国,在这方面苏区的氛围很好。”谢老孙辈中有6位考取了重点大学,现在均在重要岗位踏实工作。
“谢老在乡村小学坚守了42年,不因繁华易初心,真的很值得我学习”,“我觉得这种活动形式特别好,把我们在学校思政课上的内容给活化了”,参加实践活动的曾子俊同学说道。
理论宣讲,强红色之魂
6月29日,团队来到了新院村新文明实践站为村民党员进行理论宣讲并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农民的惠民政策相继出台,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但有些地方的政策还停留在文件、新闻宣传的层面,不少群众对政策还不够了解。团队针对瑞金的发展方针政策进行了理论宣讲、制度解读,同时,就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宣讲,青年一代应该扎根基层成长,主动深入基层、了解基层,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在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在投身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实践中砥砺成长。
瑞金连日暴雨,新院村书屋内书籍大半被洪水浸湿,团队成员们不顾烈日炎炎齐心协力的帮助工作人员晒书。
关爱留守儿童,注红色养分
“冬子的妈妈站在党旗前庄严宣誓,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冬子觉得自己已经成了党的孩子……”大学生们在教室里绘声绘色地讲着故事,讲台下的小观众们全神贯注地听着。
这是团队精心为革命老区的留守儿童们打造的“红色讲堂”,为深入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助力乡村教育发展,6月30日,在建党101周年、建团百年之际,团队来到了新院村明德小学,聚焦于关爱新院村26名留守儿童,为他们注入红色养分,红色讲堂由志愿者们讲革命老区接地气的红色故事导入,与留守儿童共读红色经典、共唱红色歌曲。志愿者们还结合专业知识教学红色绘画,以自身成长经历帮助孩子们绘制美丽梦想,激发留守儿童的红色情怀,引导他们以自身高质量的成长报效祖国,传承红色基因。结合疫情防控及暑假安全重点,团队给留守儿童们开展了防溺水安全教育、自护教育、养成教育,深化成长引导。
“我生长在瑞金,有时会去景区游玩,但以前并不懂这跟我有什么关系,这次哥哥姐姐们让我明白了,我会努力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新院村的留守儿童新华(化名)说。
据悉,新院村地处城乡结合部,留在乡村上学的30%以上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完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教育的发展,为建立帮扶长效机制,本着“关爱保护和促进发展并重”的原则,团队与新院村合作建立结对志愿者工作制度,商定学院48名志愿者与村里留守儿童结对,约定志愿者们每周至少与结对留守儿童进行一次通话或视频,开展一次课业辅导、一次聊天谈心、一次成长分享。
作总结感悟,韵红色情怀
曾子俊—“新鲁班”社会实践队队长
此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来到了红色故都瑞金。我们去到了叶坪红色旧址群,在七一来临之际,在红色故土进行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课,让我深刻的领悟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跟党走”的真谛,更要保持团结友爱,艰苦奋进的信念。
曾雅欣—“新鲁班”社会实践队队员
“团队精神、共同合作”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经过这一天的活动开展中,我认识到每个人对待每件事情的看法不同,在处理事情方面会有所不同,难免会有分歧,我们在相处的过程中会慢慢了解、磨合,只有大家统一了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才能顺利出色的完成。
陈彦囡—“新鲁班”社会实践队队员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体验很多,收获也不少,作为大学生,我们要积极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提前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服务社会,利用在校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升各方面的实践能力,我们要为需要帮助的地方提供最热情且最贴心的服务。
廖小燕—“新鲁班”社会实践队队员
在支教的时间里,给小朋友上课是让我印象最深、感触最多的一件事,为了让小朋友们活跃起来,我在课堂上与小朋友们互动,小朋友自己鼓励自己,小朋友之间相互鼓励,所有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都会得到大家的掌声,得到奖品。人们一般喜欢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浇灌充满希望的幼苗。有幸自己也能亲身体会一下做教师的滋味。
朱江—“新鲁班”社会实践队队员
此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得到了很多的锻炼,获得了很多的快乐,让我深刻的理解到了责任与团队;这些收获让我明白只有自己去亲身体验,经历就是成长,我们要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实践中肯定自身的价值,在实践中认识自身的的不足。
黄路平—“新鲁班”社会实践队队员
此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博大,还锻炼了实践能力,更重要是我们了解了瑞金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能参加此次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感荣幸。
蔡厚炳—“新鲁班”社会实践队队员
此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来到了瑞金,我见识到了许多宏伟的红色建筑,听到了许多红色故事,学习到了先辈的红色精神,听着老党员谢爷爷讲着他的故事,看着一脸天真的留守儿童,这些宝贵的记忆,将使我一生难忘。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高度契合了“喜迎二十大,青春心向党”主题,通过“学、悟、思”引领青年成长,引导青年学百年党史,承红色基因,感受老区飞速发展,强化青年跟党初心,在实践中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下一步,团队将进一步深化结对帮扶内容,推动青少年红色教育,实现红色领航,助力农村教育振兴。
终审:团委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