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青“乡”约赴疆行】|红心向党 ,清澈挚爱引领童心童乐(四)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团的十九大精神,教育引导孩子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赓续红色血脉,争做时代新人。7月28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三叶草”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骑马山街道德润街社区、平顶山街道锦福苑社区开展“童心向党·红领巾课堂”志愿服务活动,为辖区青少年、各族居民宣传“客家文化”传统习俗、教讲“客家方言”、教授剪纸、教唱红色歌曲、表演民族舞蹈,推动赣疆两地文化交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非遗文化进社区
7月28日上午10:30,实践团队在共青团沙依巴克区委员会的支持帮助下,来到骑马山街道德润街社区,与社区服务站联合开展了一场“童心向党·红领巾课堂”非遗文化进社区主题教育活动。实践队员张晓磊、田心怡为本次授课主讲人,他们以客家文化交流和剪纸艺术宣传为切入点,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历史资源和独特的价值意义。现场气氛异常热烈,到场少数民族同胞都热情高涨,积极配合,认真参与其中。
在客家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以“拉家常”的方式,用土味“家乡话”对话少数民族的同胞们,大家在活动中学习了解客家方言以及客家语言的特点,实践队员还对客家文化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讲解,进一步加深了在场同胞对传统客家习俗的了解,并带动更多的朋友感受到客家文化的魅力。
实践队员们一对一教授小朋友们完成剪纸作品。一张薄薄的纸,折叠、绘画、剪裁,制作成优美剪纸,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福,承载着国泰民安的向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蕴含着中华民族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愿和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实践团队将继续开展不同形式的非遗文化传承活动,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中国非遗文化,吸引更多的人关注非遗、保护非遗。
红色文化润童心
培爱国之根,筑英雄之魂。当天下午14:00,实践队员们简单午饭后,又马不停蹄地收拾行囊出发前往沙依巴克区平顶山街道锦福苑社区开展红色故事授课实践活动。实践队员张晓磊以红色人物的故事展开课堂,思路清晰,层层深入,带着“红领巾”分析人物优秀品格和崇高精神境界。其中,讲到《鸡毛信》这一故事时,强烈的代入感让现场“红领巾”仿佛穿越时空隧道,沉浸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奋进岁月,点燃了广大青少年学习党史、学习榜样的热情。
课堂中,一名哈萨克族小男孩积极参与活动,主动向大家演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稚嫩的声音感动了在场的少数民族同胞和实践队员。随后,实践队员们也纷纷引导大家一起高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的歌声多么响亮......”,朗朗上口的歌声把课堂氛围推向了高潮。
实践队员地力亚尔·亚库甫、凯萨尔·卡得尔趁此机会,向大家即兴表演了维吾尔族民族舞,能歌善舞的“红领巾”同胞也积极加入民族舞的表演中,并在两名实践队队员们指导下动作更加优美娴熟,气氛愈发活跃。本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小朋友对民族舞的兴趣,还加深了他们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教育不仅仅是培养有用的劳动者,更重要的是发展和完善人格,培养具有科学素质、人文素质、艺术素质、信仰素质等现代公民素质的一代新人。实践团队用实际行动充实了“童心向党·红领巾课堂”内容活动。让生长在祖国边陲的“红领巾”们,能不断汲取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怀揣着向上的梦想奔赴灿烂的远方。祝愿“红领巾”们茁壮成长,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当天20:00,实践团队完成了在乌鲁木齐市所有计划的实践内容,虽然第一部分的行程已全部结束,但赣青“乡”约赴疆行的旅程还在路上。当晚21:30,实践队员们踏上了前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的绿皮火车,对于即将迎来新的挑战,环院青年们热情高涨、信心满满,相信他们会在伊宁继续绽放环院之光。
终审:团委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