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分享会|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上)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心于10月19日15:00,在通讯楼一楼学术报告厅开展了“2024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成果分享会”,共225人参与,活动由张韵涵同学主持。
“常青藤”社会实践团队
“常青藤”社会实践团队代表黎佳敏,分享了团队在寒信古村的实践活动。团队深入乡村,探寻富“硒”农作物的价值,并宣传非遗文化的魅力。他们通过开展防溺水、关爱留守儿童、石膏娃娃制作、非遗文化传承以及线上助农直播等活动,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还助力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
“蒲公英”社会实践团队
旅游与外语学院“蒲公英”社会实践团队代表发言人朱佳丽,分享了她的心得。团队在瑞金叶坪镇朱坊村开展了实地调研和自主探究,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传承等核心任务,深入基层一线,为乡村振兴、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团队还打造了七彩假期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并展示了非遗漆扇等特色文化。
“红三季”社会实践团队
林业学院“红三季”社会实践团队代表发言人谢志强,向同学们分享了他的实践感悟。“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宏大主题下,团队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传承等核心任务,深入乡村、基层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社会进步贡献青春的智慧和力量。
“常青藤”社会实践团队(红旗分队)
“常青藤”社会实践团队(红旗分队)代表发言人黄非艳,分享了团队前往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赣江源镇开展的实践活动。活动包括探访秋溪整编旧址、重温革命精神,参与助农劳动、了解产业发展,开展“河小青”志愿服务、守护绿水青山,以及关注留守儿童、送去关爱与陪伴。通过这些活动,团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智慧和力量,深刻体会到了青春的价值和意义,并呼吁大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四色花”社会实践团队
汽车机电学院“四色花”社会实践团队代表发言人付智涛,分享了实践团队前往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樟山镇清湖村开展“读懂中国·行走的思政课”系列“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以江西现代化乡村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鲜活教材,深入基层读懂时代内涵,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三叶草”社会实践团队
工业与设计学院“三叶草”社会实践团队代表发言人刘加鑫,分享了实践团队赴定南县客家古城与龙南县杨村镇,开启了非遗传承的新篇章。他们深入追溯客家非遗的独特文化,致力于传承这份客家文化的瑰宝。在非遗传承人家中,团队成员们通过走访学习,精心收集关于花帽制作的一线资料。定南的非遗美食,更是凝聚了当地人民的热情与智慧,团队成员们也在文化馆中沉浸式学习了瑞狮文化,并亲身体验了瑞狮表演的魅力。
“迎春花”社会实践团队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学院“迎春花”社会实践团队代表谢德涌,分享了他们在赣州市五云镇的实践活动。团队结合专业知识,帮助村民改善水源,增强环保意识,并挖掘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他们还为弱势群体提供关爱帮助,旨在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七色堇”社会实践团队
商学院“七色堇”社会实践团队代表发言人何净净,分享了实践团队在电商助农方面的成果。团队奔赴赣州市会昌县庄口镇,开展电商助农直播,销售当地农产品。此外,活动还涵盖乡村振兴,红色宣讲等方面,通过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向日葵”社会实践队
园林与建筑学院的“向日葵”社会实践团队代表发言人杨蕾,分享了实践团队深入信丰半夏种植基地,考察乡村产业发展。通过与当地农民的交流和实践体验,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而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的实践故事。
“新长征”社会实践团队
园林与建筑学院“新长征”社会实践团队代表发言人何艺,详尽分享了团队在红色文化传承领域的积极探索与成果。团队精心组织,实地考察了江西省内多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地标性场所,诸如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等。在实践过程中,团队创新性地运用了深度访谈和互动式展览等多种手段,让广大的青少年群体能够更加直观且深刻地体悟到游击战争所蕴含的坚韧不拔精神。
“丁香花”社会实践团队
通讯与信息学院“丁香花”社会实践团队代表发言人胡小娟,深情分享了团队在兴国县埠头乡开展“青春笃行,乡村振兴”活动的宝贵经历。通过学、讲、研、践等多种方式,实践队员们积极践行青年责任,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在寻访老党员的活动中,实践队员们与老党员交谈,深刻认识到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坚定了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新鲁班”社会实践团队
家具学院“新鲁班”社会实践团队代表发言人谢沨鑫,分享了实践团队通过构建“红色课堂、乡村振兴、安全教育、党史学习”的“四维”立体实践体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播撒至田间地头,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共筑中国梦的实践经历。
“大白杨”社会实践团队
家具学院“大白杨”社会实践团队代表发言人范文艳,讲述了实践团队前往赣州市石城县小松镇丹溪村,亲身体验到丹溪村发展之路上努力实干和初心相守的坚持。她分享了实践团队如何在当地手工艺人的指导下,学会了挑选合适的草料、编织草鞋的过程。
“蒲公英”社会实践团队(上犹队)
旅游与外语学院“蒲公英”社会实践团队(上犹队)代表发言人温柔倩,介绍了实践团队前往上犹县,通过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开展社区课程,走进社区留守儿童的生活,用温暖的陪伴和丰富有趣的活动丰富他们的暑假生活,以点点滴滴的行动共同构筑了和谐社区的温馨画卷的实践故事。
“非”凡青年·“遗”路生花社会实践队
“非”凡青年·“遗”路生花社会实践团队代表发言人黄嘉怡,以“思政引领青春志,非遗传承赤子心”为主题,讲述了实践团队奔赴赣州市宁都县、抚州金溪两地,通过实地考察、学习体验、宣传推广等一系列活动,深入探寻非遗之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故事。
此次社会实践分享会不仅展示了各支社会实践团队的丰硕成果和感人故事,还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环院的青年学子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志愿服务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去,以青春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挺膺担当,书写青春篇章。
终审:团委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