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师润万心”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理解差异,呵护关系——理想的爱情”心理讲座圆满结束
为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掌握恋爱中的沟通与表达技巧,增强理性处理恋爱关系的能力。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学工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举办了“理解差异,呵护关系——理想的爱情”心理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华东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研究院讲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生发展与教育方向博士在读、中国心理协会临床注册心理师胡燕。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体教师、各学院学生代表以及阳光心理协会成员共计200余人参与了本次讲座。讲座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于俊红老师主持。
本次讲座具体通过亲密关系中的心理需求差异、沟通表达差异、个体差异、依恋类型差异等角度展开描述。讲座伊始,胡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爱情的定义,并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三个假设”、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等研究让同学们了解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对人的身心健康意义重大。紧接着,胡老师强调沟通并非只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情感地交流和理解的建构。为了使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两性的思维差异,胡老师从男性女性思维上的区别解读出男人更脆弱,更具有依赖性,并倡导实践一种包容和互补的理念。然后,胡老师通过案例分析,一般人对男女两性的认识都存在刻板印象,把两性在兴趣、风格和能力上的差别过度夸大了,并指出个体差异远大于性别差异。此外,胡老师通过由文化和教育所产生的性认同差异的例子,向同学们阐述男人应具有男子气,比如力量、顽强、阳刚等工具性特质,女人应具有女人味,比如柔美、温顺、谦恭等表达性特质,工具性和表达性都具有价值的特质。最后,胡老师根据依恋模式将依恋需求分为四种,即安全型、多虑型、恐惧型、超脱型,并指出依恋模式是人们在情感交往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心理模式,它影响着个体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本次讲座进一步加深了大学生对爱情的理解,解答了大学生的恋爱困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至此,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理解差异,呵护关系——理想的爱情”心理专题讲座圆满落幕。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