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举办“青春心向党·筑梦新征程”首届遇见客家·非遗青年潮玩节
5月14日,学院“青春心向党·筑梦新征程”首届遇见客家·非遗青年潮玩节在博雅文化广场举行。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吉登星宣布首届遇见客家·非遗青年潮玩节正式启动。赣州市客家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曾小军,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团委负责人于俊红,非遗传承人代表郭英雄,工业与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徐航等出席活动,团委专兼职团干部、师生代表共计500余人共同开启这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
曾小军在致辞中指出,本次活动通过市集展示、技艺竞赛、知识问答等创新形式,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创意活化传统技艺,推动了客家非遗“活态传承”,期待通过创新表达让客家非遗真正“活”起来。客家竹雕省级非遗传承人郭英雄以竹雕技艺传承为例,深情分享数十年坚守非遗的心路历程,呼吁青年“用双手触摸历史温度,以创新延续文化血脉”。
活动现场设有竹雕、木刻、茶艺、采茶戏等非遗项目体验区,吸引众多学生参与,同时非遗知识问答竞赛和创意设计作品展更激发了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活动中,由啦啦操协会带来活力四射的表演,以动感的音乐与灵动的舞步点燃全场热情;赣南采茶传统文化学社带来的采茶戏表演更是原汁原味,演员们以婉转的唱腔、生动的肢体语言演绎传统农耕生活的欢愉场景;服装表演协会的模特们身着精心设计的客家服饰,传统纹样与现代剪裁相得益彰,华服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展现客家文化的新时代美学表达,赢得现场师生阵阵掌声。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交织碰撞,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充分展现了青年学子对客家文化的创新诠释与热情传承。
期间,党委副书记、院长廖忠明走访各非遗技艺摊位,与非遗传承人交流,详细了解技艺特点与传承现状,鼓励师生将非遗从课堂走向生活。廖忠明表示,本次活动展现了青年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创新表达,学院将进一步推动赣南非遗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活动由赣南客家非遗学院、共青团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委员会联合主办,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社、旅游与外语学院团总支、工业与设计学院团总支、木胤协会、工艺美术协会、茶学社、插花协会、书画协会、赣南采茶传统文化学社、服装表演协会、园林与建筑学院压花工作室共同承办,大学生社团联络中心协办。
此次活动作为学院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特色活动,通过“潮玩”形式打破文化传播壁垒,既彰显了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也为客家非遗保护注入青春动能。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路径,助力非遗传承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作者:团委杨洋、学生记者刘亮均 编辑:肖朕 签发:李桂生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