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情系林农 爱在远山”暑期三下乡科技支农活动
我校开展“情系林农 爱在远山”暑期三下乡科技支农活动
[本站讯]园林与建筑学院余涛报道:为响应团省委暑期“三下乡”工作号召,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8月4日,我校园林学院团总支暑期三下乡学生服务队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曾赣林、团总支书记谢昌明的带领下,走进兴国,开展“情系林农爱在远山”科技支农帮扶活动,走访兴国县方太乡油茶种植企业,帮扶当地油茶种植户开展病虫害防治、林下经济作物育种、科学施肥等一系列科技支农、惠农活动。
此次暑期三下乡学生服务队第一站走进兴国县林业局,林业局李永春副局长热情的介绍当地林业发展概况,在谈到林业产业服务地方经济,惠农增收促民生,做强做大“油茶”产业时,李局长倍感骄傲,他说兴国县获得“中国油茶之乡”称号之后,林业局发挥行业优势,做大做强油茶产业的信心更足了,油茶资源丰富,全县有油茶林面积52.3万亩,常年产油量达230万公斤,最高年产达到近330万公斤,油茶产业是一项朝阳产业,市场前景广阔,此次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的“情系林农爱在远山”科技支农帮扶活动,带来的林业专家,必将助力当地油茶种植户,解决生产种植中的实际难题,希望依托学校的科技平台,更好的服务林农,让兴国茶油“香”名正盛,越飘越远。
随后,我校暑期三下乡学生服务队实地走访兴国县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现代农业油茶产业项目示范基地――兴国县佳懋合作社宝石水保油茶基地,基地负责人廖金龙、项目技术指导杨清心早早的等候在基地,对我校专家、三下乡学生队伍表示热烈欢迎。
我校植物病虫害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赣林,带领三下乡学生,在基地深入农家与当地种植户交谈,了解当地的林农经济状况,考察当地油茶经济林种植、施肥、用药等情况,并结合基地油茶种植生长实地情况,向基地种植养护人员、业主提出油茶病虫害防治的建议,期间,曾赣林教授指出:佳懋合作社宝石水保油茶基地作为新建基地,要结合油茶季节修剪和抚育,剪除枯枝病虫枝并清理出林地,以减少病虫源,利用生物防治、灯光诱杀害虫,减少油茶害虫种类及种群数量和发生发展情况。在林业经济作物种植、育种、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推广和应用等方面与种植户、学生积极交流,为打造“生态、经济、人文、科普”的示范基地起到引领和榜样作用,真正惠农致富。
期间三下乡队员们不畏酷暑上山为果农指导并修剪果树,进行病虫害现场调查和防治。队员们通过深入基层群众后感受到,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大课堂,在科技支农的同时,得到了锻炼,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实践技能,增长了才干。用自己的亲身行动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获得了当地农户的一致好评。
此次三下乡活动过程中,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走进兴国县方太乡,感受当地新农村新面貌,新修的公路、桥梁四通八达,新建的水渠流水潺潺,滋润着希望的田野。兴国县方太乡党委组宣委员刘斌向大家详细介绍近几年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当地村干部鼓励广大农户依托“三送”政策扶持,引导农户“山上种脐橙、田里种烤烟、家中有牲畜”的产业发展计划,让有经济基础的农民变成产业大户,让上进的产业大户成为带领广大农民致富的党员产业大户,真正帮助老百姓富民增收;同时也表达了对学院“三下乡”服务队热烈的欢迎,并对学院师生科技服务地方建设表示认可和感谢。
此次三下乡,学院充分利用了兴国的红色资源,积极开展缅怀模范兴国将军,学习赣南苏区精神,学院社会实践服务队集体参观了兴国县将军馆、参观了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兴国烈士陵园,踏访烈士的英雄足迹,仔细体味着革命历史,并深刻理解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关心群众,执政为民;模范带头,争做一流”为主要内容的苏区精神。
园林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结和专业特色,认真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以“科技支农,学以致用”为主题,积极引导学生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深入了解民情、党情、国情,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在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鼓励大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深入群众,从实践中升华理论。相信在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