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主站

二级学院

内设机构

教辅机构

附属机构

群团组织

欢迎访问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学院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详细内容

教学科研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环境工程原理》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08 01:45:27 浏览次数: 【字体: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基础

所属学院: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学院

课程负责人:胡靓

联系电话:157******5161

申报时间:2023年7月6日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务处

20236月制



填  写  说  明

 

1.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明确、简洁。所有报送材料均可能上网公开,所在学院(部)应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定。

2.表格各栏目大小必要时可根据内容进行调整,但应注意整体美观,便于阅读。

3.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页码要清楚。所需签字之处,必须由相应人员亲笔签名。

4.“学科门类/专业大类代码”和“一级学科/专业类代码请规范填写。没有对应具体学科专业的课程,请分别填写“00”和“0000”。

5.申报书用A4纸张双面打印填报并左侧装订成册,一式一份。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环境工程基础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实践类课程

所属学科门类/

专业大类代码

资源与环境大类/085700

一级学科/专业类代码

环境工程技术/520804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开课年级

三年制大一

学    时

64

学    分

4

最近两期开课时间

2022年2月21日—2023年6月20日(上传教务系统截图)

2023年2月18日—2022年6月26日(上传教务系统截图)

最近两期学生总人数


教学方式

线下   ○线上   ○线上线下混合式

线上课程地址及账号


注:(教务系统截图须至少包含开课时间、授课教师姓名等信息)

 

二、授课教师(教学团队)基本情况

课程团队主要成员

(序号1为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及团队其他主要成员总人数限8人之内

序号

姓名

院系/

部门

出生

年月

职务

职称

手机号码

电子

邮箱

教学任务

1

胡靓

环保学院

1990.04

教师

讲师

157******5161

345878179@qq.com

负责课程实际授课,思政元素发掘,教案编制

2

周丽娜

环保学院

1984.7

教师

讲师

139******9404

626942239@qq.com

课程标准制定、实际授课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3

黄坤

环保学院

1988.10

环境监测专业当支部宣传委员

工程师

191******6827

469209738@qq.com

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4

肖璐

环保学院

1987.12

教师

讲师

187******3656

791660870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思政元素的发掘。

5

刘潮清

环保学院

1989.11

教师

助教

180******13365

373947887@qq.com

课程建设思政元素的发掘。

6

唐小苏

环保学院

1991.12

环境监测专业当支部组织委员

助教

151******7910

806040327@qq.com

课程建设与实际授课

7

曾悦

马克思主义学院

1987.10

教师

讲师

187******5488

2432867403@qq.com

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案及申报书等的审核

 

三、授课教师(教学团队)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情况

课程负责人

情况

(近5年来在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获得教学奖励等方面的情况)

参与了《环境保护概论》、《水处理控制工程》和《职业安全与管理》三门课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2020年获得全国高职高专党委书记论坛论文评选优秀奖,2020年获得江西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教学团队情况

(近5年来教学团队在组织实施本课程教育教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参加课程思政学习培训、集体教研、获得教学奖励等方面的情况。如不是教学团队,可填无)

周丽娜:2022年6月被评为赣鄱先锋,2023年被评委全国优秀就业导师,2021年和2022年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21-2022年获得校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唐小苏:2022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022年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黄坤:2022年主持《基础化学》被评委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1-2022年获得校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肖璐:江西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2022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022年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刘潮清:2020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2022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022年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四、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情况

(描述如何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准确把握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和重点,科学设计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等情况。500字以内)

通过细致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精心设计后融入教学,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力求把严谨、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敬畏自然的科学态度和执著坚守环保事业春风化雨般润入学生的心中,把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落到实处,深化立德树人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立艺树人”的校训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综合如此丰富的元素,挖掘思政结合点,具体如下:



序号

模块(项目)

思政育人元素

思政结合点

1

流体的基本物理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和方法

水无常形,透过现象看本质

2

密度、压力

生产安全教育

锅炉爆炸事件

3

流速、流量

绿色发展理念

污水治理中控制流速的重要性

4

牛顿黏性定律

勇于创新的科学家精神

牛顿的科学发现

5

流体静力学

爱国主义精神

“蛟龙”号深潜器

6

连续性方程

民族自豪感

都江堰的设计

7

伯努利方程

严谨认真的科学家精神

发现伯努利方程的过程

8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的摩擦阻力和能量损失

爱国主义精神

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

科学家陆士嘉、周培源

9

流体输送机械

创新精神

民族自豪感

纳米水泵

中国最早的鼓风机

10

重力沉降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试差法”的运用

11

离心沉降

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精神

离心分离机的产生

12

过滤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水处理中过滤介质的选择


五、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情况

(描述如何结合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和方法路径,将课程建设目标融入课程教学过程等情况。1000字以内)

环境工程基础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流体基本物理性质、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应用、过滤、吸收等相关知识,为后续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专业课程做基础。环境工程基础的知识内容与现代生态文明思想高度融合,因此在课程教学及设计中,可以结合现代的生态文明思想,将课程思政渗透融入到环境工程基础的课程教学。本课程还充分结合新技术、新工艺,引入工程教育的元素,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加深学生对大工匠精神的理解,不仅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理解,而且能够在更深层次上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坚定中华决心。

课程思政的实践情况是:

1、打造教学团队,坚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做好思想引导和行为示范,教学团队由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共同组成,共同挖掘思政元素参与建设,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在课堂内容的教学设计环节中,针对分析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有针对性地融合到课程内容之中,做到二者的有机衔接,化有形与无形,真正做到课程之中有思政,同向同行。

2、强化对专业的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充分认识。根据课程内容,结合思政元素,进行有效的思想和行为渗透。如:在对课程的总体介绍中,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介绍资源环境保护的意义及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沉降、吸收和过滤的原理介绍及环工方向的应用环节渗透大工匠精神及思想,以代表性环境污染事例为案例因子分析新技术、新工艺的方案的优选等。同时,在课程教学中,以现代强国建设的典型案例,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引,组织学生就问题引发对大工匠精神展开思考和讨论,明确专业发展方向。思政元素与相关内容的有效融合,能够以严谨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指引学生对专业知识及应用发展方向的把握。

3、注重情境教学,理实一体提高德育实效性。学生对环境治理工程中所应用的一些单元操作,“三废”污染控制技术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典型设备、工艺流程及应用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课程教学中,通过身边的例子、同学们的亲身感受,渗透“爱国、感恩、努力、互助”的教育理念,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中,养成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的作风。

4、以任务为载体,深化体会“重实践”的重要性。本课程有许多生活中应用的物理知识。课后拓展环节,结合课程内容如:伯努利方程,流体静力学等给学生布置“科学实验”任务,学生在实验中理解课程内容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六、课程评价与成效

(概述课程考核评价的方法机制建设情况,以及校内外同行和学生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示范辐射等情况。500字以内)

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教材进行重组,结合当今时事热点,设计出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培养出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广阔的眼界胸怀、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具备就业、创业和持续发展的良好政治思想基础良好的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教师利用智慧课堂中的头脑风暴,组织学生就当今时事热点、政策法规或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学生各抒己见,思想碰撞后,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利用布置“科学实验”任务,学生在实验中理解课程内容,深化体会“重实践”的重要性。

本课程建立了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的多维评价体系,通过智慧课堂平台,教师可以给学生活动或作业进行打分评价,学生也可以对本次课内容及教师进行评价。实现师生互评。学生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活动中给其他同学点赞打分,实现生生互评。

 

七、课程特色与创新

(概述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特色、亮点和创新点,形成的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做法等。须用1—2个典型教学案例举例说明。500字以内)

教学特色及创新:

1、本课程坚持素质教育,德育优先,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2、本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而不是简单照本宣科,教师通过学生实际,运用自己德智慧,灵活地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设计出切合实际地教学程序于内容。

    3、本课程坚持以实际出发,结合当今时事热点、最新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教学资源,不断更新教学案例,使内容更与时俱进,贴合实际。

案例:流体静力学方程

通过流体静力学方程可知,随着深度的增加,压强增大,我国是第五个成功研制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国家。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属于第一梯队。目前拥有6000米以上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除中国外,其他4国的载人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均未超过6500米,经常下潜深度也不过5000米。“蛟龙”号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证明它可以在全球99.8%的海底实现较长时间的海底航行、海底照相和摄像、沉积物和矿物取样、生物和微生物取样、标志物布放、海底地形地貌测量等作业,是我国深海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强化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八、课程建设计划

(概述今后5年课程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持续建设计划、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改进措施、支持保障措施等。300字以内)

1、本课程团队需要与学校思政课老师共同深化研究,进一步挖掘和探究专业内容和思政要素的有机融入点。将“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更好的融入课程,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频出的同时,法律法规也不断完善,所以我们要不断完善教学资源。目前课程线上平台建设还不够成体系,资源不够丰富,课程团队要依托超星平台,建设一门完善的线上教学平台。

3、我们已经进入“十四五”征程,《环境工程基础》这本教材内容相对较陈旧,案例较少,思政元素不突出。参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学团队计划出一本环境工程基础的活页式补充教材。

 

 

九、附件材料清单

1.15分钟说课视频

视频格式为MP4,单个视频大小不超过900M。

2.    教学设计样例说明一份

提供一节代表性课程的完整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流程说明,尽可能细致地反映出教师的思考和教学设计,在文档中应提供不少于5张教学活动的图片。要求教学设计样例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表述清晰流畅。

3.一套课程思政教学资料

(1)课程教学设计表;(2)课时授课计划(100%课时);(3)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表(不少于50%课时);(4)至少5份课程思政教学素材作品登记表,素材需已上传学院课程思政专题网站的模块库(提供截图);(5)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至少2个(其中1个基于整门课程)

4.教学效果佐证材料

本课程学生的反馈及感悟,教师互评、学校评价、企业等第三方评价,以及其它可体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的材料。提供能反映课程改革与实践效果的文字说明或图片等,例如:获奖证书、学生作品、媒体报道、反映学生社会实践或教学过程的材料等。

所有材料均可能网上公开,请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定。

 

十、课程负责人承诺

本人已认真填写并检查以上材料,保证内容真实有效,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问题。如有违反,本人将承担相关责任。

 

课程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十一、二级学院(部门)政治审查意见

 

该课程内容及上传的申报材料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公开传播的内容,思想导向正确,不存在思想性问题。

该课程负责人(教学团队)政治立场坚定,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不存在师德师风问题、学术不端等问题,五年内未出现过重大教学事故。

          党总支(盖章)

年   月   日

 

十二、二级学院(部门)承诺意见

 

本学院(部门)进行择优申报推荐,并对课程有关信息及课程负责人填报的内容进行了认真核实,保证真实性。

 

 

 

 

二级学院(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终审:环保学院
分享到:
【打印正文】
环保学院微信公众号
陈老师二维码
彭老师二维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