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简介
1.《中图法》概述
图书分类是根据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或外表特征,依据一定的分类法,将图书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起来,同时给以与之相适应的标记符号,即分类号,以便按分类号分类组织藏书和编制分类目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特点,分门别类组成的分类法。
我国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多以《中图法》为图书分类的依据。另外,多数编辑部也要求作者投稿时提交学术论文的《中图法》分类号。
2.《中图法》的体系结构
《中图法》整体结构分为5大部类,22个基本大类(一级类目),下分二、三、四……级类目,类目级别越多,分类越细,类目所表达的内涵越丰富。
(1)部类是整个分类法逻辑体系的反映,不用于类分图书。这5个部类分别是:
第一部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第二部类:哲学
第三部类:社会科学
第四部类:自然科学
第五部类:综合性图书
(2)22个一级类目列举如下: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3)类目级别
基本大类是类分图书的第一级类目,随着内容的细分,在一级类目下还有二级类目、三级类目、四级类目......如:
R 医药、卫生 一级类目
R5 内科学 二级类目
R51 传染病 三级类目
R511 病毒传染病 四级类目
R511.1 麻疹 五级类目
(四)中图法编排原理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是社会科学中的三个重要部分。在图书分类法中同样概括为三个大类。首先反映“政治、法律”大类。“军事”是研究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的科学,不但研究战争的性质,还研究战略、战术、军事建设、军事技术等各方面的问题,它和“政治”既相联系,又相区别。故在“政治、法律”之后,列出“军事”。在这以下,序列“经济”类。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给与巨大的影响。文化、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都属于“文化”范畴。故在“政治、法律”、“军事”、“经济”之后,列出上述有关“文化”的各类。本分类中的“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只包括新闻、广播、出版、图书、博物、档案等文化事业,以及科学研究事业和教育、体育。即一般所说的文教事业,概括为一个类组。另外,“语言、文字”对发展文化有重要作用,同时与文学、艺术的关系甚为密切,因此列于“文学”、“艺术”大类之前。
历史科学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与“历史”并列一类的有“地理”,包括有关经济地理和自然地理的综合论述和历史地理等,组成一个单独的类组。
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逐步深入,自然科学的内容日益复杂,日益分化成为许多不同的科学。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科学逐步形成了许多科学门类。因此,本分类法自然科学各类的体系,主要遵循人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以及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来排列。在自然科学部类中,首先列出研究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通规律的“数理科学和化学”。其次列出“天文学、地球科学”,这是列出研究天体物质和人类物质环境——地球的一组科学。在这一无机界的科学之后,列出以有机物质的生命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生物科学”。以下编列与生物科学有密切关系的“医药、卫生”和“农业科学”。根据“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在“农业科学”类后编列“工业技术”。农业不只是提供人类生存的资料,而且供应工业生产的原料,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而把它列在工业技术之前。“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工农业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起着重要作用。交通运输的技术设备,广泛地涉及建筑、冶金、机械、动力、电技术等各门科学的成果,因此把它列做一个大类,排在“工业技术”的后面。“航空、航天”是现代物质生产相当发达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起来的科学。它不仅仅是作交通工具,而且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其他各门科学。尤其是“航天”的尖端技术,发展迅速,是探索空间秘密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技术,因此把它单独设立一个大类,排在“交通运输”之后。“环境科学”是研究人与自然界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规律,并能动地控制这一规律,为人类创造有利的环境的一门科学。因此,“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极为广泛,是70年代初刚刚出现的新兴科学,它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因此把它单独列类,排在自然科学的最后,以适应今后的发展。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